最近几年,每年5、6月A股光伏、锂电、新能源板块都会短暂的异动一下,今年在前两天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消息的刺激下似乎又开始动了起来,但年复一年这种异动幅度已经越来越小。
与二级市场股价表现相反的是,在A股光伏、锂电概念股价泡沫破灭几年后,这两年新能源概念股“暴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头部巨头业绩暴跌亏损,中部企业大面积亏损,部分尾部上市企业已经面临退市风险。
在新能源行业业绩、股价双重压力下,忽悠增持戏码倒成了常见现象。
珈伟新能忽悠增持被罚
近日,深圳证监局的一份警示函将珈伟新能控股股东忽悠增持的恶劣行为曝光于天下。
警示函显示,珈伟新能控股股东阜阳泉赋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2024年9月6日曾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承诺在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6000万元的珈伟新能股票,但到该增持计划届满却一分钱也没增持,违反上市公司监管相关规定。
(珈伟新能公告截图)
有意思的是,在阜阳泉赋开空头支票期间,珈伟新能股价曾一度涨超65%,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储阳在2024年11月24日-2025年2月7日期间减持227.33万股,不过此次减持是因为上海储阳股票质押被强平而减持。
实际上,还有一个持股5%以上的股东振发集团也是因股票质押被司法强拍,在2024年9月-12月期间被动减持3308.589万股。
(珈伟新能公告截图)
重要股东频繁因质押被强平,其实也折射出很多问题。
首先,股东质押的股票被强平的直接原因就是被质押标的物价格持续下跌,质押股票跌破平仓线就会被强平。其次,股东质押比例较高、资金紧张,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珈伟新能前五大股东质押率均在60%以上,其中第一大股东上海储阳质押率100%、第四大股东阿拉山口市灏轩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质押率100%、第三大股东腾名有限公司质押率99.78%。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如此高比例质押,或许迟早要出问题。
不过,到目前为止,珈伟新能的股东们应该过得都还不错。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珈伟新能自2012年上市以来,股东累计已经减持套现超14.77亿,但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利润却是亏损超26.1亿。
更有意思的是,珈伟新能最新收盘的总市值只有30.97亿。
10倍牛股暴跌9成
珈伟新能或许是A股最早的一批新能源股了。
2012年5月珈伟新能登陆创业板上市,刚上市的名字还不叫“珈伟新能”,而是叫“珈伟照明”,主营光伏照明产品生产销售。资料显示,珈伟照明在1998年发明并量产了太阳能景观灯,200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照明企业。
或许是珈伟照明运气好,刚上市半年后就赶上了创业板大牛市,同时光伏等新能源第一波浪潮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到2016年底珈伟照明虽然没有多少业绩,但增长快速,其二级市场股价更是较低位暴涨超12倍。
但是,之后就是180度大转向。
珈伟新能净利润从2016年的赚3.43亿,到2018年就变成了亏损19.9亿,然后再也没有恢复元气,2019年继续亏损10.75亿,2021年亏损2.21亿,2024年再亏2.77亿。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业绩一路亏,股价自然也一路跌。从2016年底开始,珈伟新能股价自高位一路跌至如今的位置,暴跌9成,即使在2020-2021年新能源结构性牛市期间,股价最大涨幅也只有2.8倍,但之后又是继续下跌。
(珈伟新能股价走势截图)
要说2016年之后珈伟新能有什么变化,那就是频繁跨界、频繁违规。
珈伟新能上市两年后,2014年曾收购华源新能源进入光伏电站行业,2016年又收购甘肃金昌国源电力扩大光伏电站业务,同时设立子公司准备跨界锂电池、储能业务,2017年正式宣布投资6.6亿锂电池项目。
结果,跨界没几年,2022年就宣布停止锂电池项目,因为一直在亏钱。
这期间的珈伟新能更是频繁违规,信息披露违规、财务核算不规范、股东高管违规减持、内幕信息管理不善等等。其中,财务核算不规范被罚可以说是珈伟新能的一个转折点,2019年10月29日珈伟新能发布的会计差错公告显示,2016-2018年主要营收、成本、利润、资产、负债都有不同程度的调减或调增。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珈伟新能公告截图)
正是在这次会计差错公告中涉及的几个年份之后,珈伟新能突然一下就失去了动力,业绩持续低迷、股价一路下跌,再没恢复曾经的辉煌。
未来恐难逃赔偿命运
像珈伟新能这种业绩持续亏损、忽悠式增持的,其实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与珈伟新能情况相似度最高的是金力泰,其业务与新能源有较高的相关性,它的核心产品阴极电泳涂料已经在2023年供货锂电池厂商,今年4月金力泰因忽悠式增持被投资者告上法庭,被要求赔偿超78万。
(金力泰公告截图)
金力泰的这份涉诉公告显示,2021年6月曾披露总裁及控股子公司总经理在6个月内的增持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1.5亿,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3亿,但6个月后实际增持0股增持0元。
与珈伟新能一样,金力泰也是持续亏损,2021年-2023年连亏三年,至今都还未披露2024年的财报,股价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被停牌,至今已停牌近一个月。根据规定,若超期两个月仍未披露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超期4个月将被强制退市。
自4月初以来,金力泰股价已经暴跌超60%,历史最大跌幅已接近90%。
还有一个可参考的忽悠增持案例是已经退市的海印股份。
海印股份曾在2024年6月19日对外发布控股股东增持计划,6个月内增持5000万-8000万,结果到期实际只增持了1346.42万。宣布增持时,海印股份股价已经逼近1元退市风险线,宣告增持一周后就正是跌破1元风险线,即使增持了1300多万依然无效,2024年8月7日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通知,2024年9月18日正是被摘牌退市。
(海印股份公告截图)
参考海印股份、金力泰两家曾忽悠式增持的案例,珈伟新能未来或许也难逃被诉讼赔偿的命运。
有意思的是,珈伟新能、海印股份、金力泰都涉及新能源业务,珈伟新能2014年开始扩张光伏电站、2017年跨界锂电,海印股份也曾多次尝试跨界,甚至在股价连续17个交易日低于1元时还想收购新能源资产,但最终失败,金力泰更是从2023年开始已经向锂电厂商供货。
这三家公司何其相似,业务相似、业绩相似、忽悠式增持手法更是雷同,这到底仅仅是一个巧合,还是新能源炒作泡沫之后的必然结果?
在新能源行业的浪潮中,珈伟新能、金力泰、海印股份等企业曾是市场的宠儿,却在泡沫破裂后陷入困境。它们的业绩亏损、忽悠式增持等行为,不仅令投资者失望,更暴露出行业发展以及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是股民要对此买单了!
温馨提示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评论区 (48)
发表评论
8号女仆
2025-05-24 00:38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洛北
2025-05-24 00:38
感谢分享,这些信息对我很有帮助。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关于姜尘谈赵丽颖的部分,能否再详细解释一下?
苍之血泪 作者
2025-05-24 00:38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关于韩司机好奇为何中国人说韩国小的部分,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做更详细的解释,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